來源: 作者:出處: 時間:2019-09-20 點擊量:
傳統企業培訓關注的重點是“培訓課堂”,而培訓要想實現“有用”必須關注“培訓課堂”的上游和下游,即“培訓選題”和“培訓成果”。企業培訓到底有什么用?如何做到有用?這一直是企業培訓界比較關注的問題。
那培訓有沒有用誰說的算?
首先,各業務系統、各部門領導說了算,企業大學應努力成為幫助他們提升績效、改進管理的工具;其次,學員說了算,在企業大學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,要能夠運用到他們日后的工作中,對他們的實際工作有所幫助。
選題精準,切中要害
某學員在課堂上對老師說:“我覺得好無聊,你們怎么還在講這些老掉牙的企業案例?我幾年前就在網上看過了。”某經理聽了該企業邀請的一位知名教授的講課后說:“我再也不去上這種課了,我只想解決一個問題,他整整講了一天,我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。”
在網絡發達、信息過剩且時間稀缺的今天,培訓到底該講些什么?
縱觀中國企業培訓的現狀,把“有用”作為校訓并真正做到“有用”的企業大學少之又少。其問題之一是濫講通用知識,忽視針對企業當前問題的精確診斷;忽視針對個人具體問題的分析與解決。因此,培訓選題要“精確制導”,要能夠精準解決企業當下存在的問題。培訓選題決定了培訓的價值,沒有“精確制導”就是對牛彈琴,低效的“有用”也是無用。
在多年的實踐中,我們蘭州企業培訓公司秉持著“講什么比怎么講更重要”的理念,通過以下四種渠道了解培訓需求,確定培訓選題。
領導關注的問題
各業務系統、各部門領導對企業目前所遇到的重大問題有切身體會,他們更具有全局觀,能準確把握“講什么”的問題。因此,企業大學或是培訓部門應形成與各業務系統、各部室領導定期溝通的機制,通過與中高層的調研訪談,了解目前企業內部關注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學員共性的問題
學員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共性問題,如果不能及時解決,就會對組織造成很大的傷害。因此,可以通過問卷、訪談等形式了解學員當前工作面臨的難點,從中發現共性問題,并策劃相關課程,從而推動共性問題的研討和解決。
企業發生的問題
培訓選題不能完全依賴于訪談,還要建立獨立的問題追蹤渠道。以第三方的視角,客觀地去觀察企業發生了哪些問題,評估這些問題對企業的傷害到底有多大,從中確定可以通過培訓得到解決的問題。
企業大學關注的問題
各企業大學可以精準選擇那些能夠通過培訓的方式得到解決的問題,進行相關培訓項目的策劃和實施。在蘭州企業培訓公司,我們會關注消防安全問題、時間計劃問題、經營指標這三大問題,因為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是組織高度關心且會影響干部“去留”的問題。
成果落地,確保有人在用
傳統的培訓效果很難衡量,有的是學員課上熱熱鬧鬧,課后全忘掉;有的是學員課后測評結果很優秀,但回到工作崗位后還是干自己的老一套。
傳統培訓的目標通常是對培訓對象進行“培養與發展”,而我們通過研究立正集團現狀和發展戰略后發現:快速發展的時代,每年有數萬名新人進入集團,僅靠幾天培訓無法達到培養的目標。
更為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培訓激發學員貢獻經驗,進行知識沉淀,從而解決企業問題,優化制度規范。
在蘭州企業培訓公司,有一個重要的培訓理念就是:“來蘭州企業培訓公司學習的干部人人是老師,真正的學生只有一個,就是立正。通過培訓調動和激發上萬名立正干部的智慧和能量,幫助立正成長。”
企業要通過培訓把保存在每一位學員頭腦中的智慧經驗“萃取”出來,形成企業的知識財富,讓所有員工都能享受到知識管理的成果,即使二流的人才也可以做一流的事情。
基于此目標,為實現培訓成果的落地可以運用以下四種形式。
精品課件
知識管理的成果主要是精品課件。目前蘭州企業培訓公司的教學資源庫里有5000多門課程,每個立正干部除了必須來學院進行幾天的線下培訓外,學院的在線學習平臺還會定時推送線上學習任務,將培訓學習從短短的幾天延長至365天。
案例庫
案例庫平臺應添加“關鍵詞搜索”的功能,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可隨時搜索大量的案例,以尋求前人經驗智慧的指點。員工能夠提升學習的精準度,實現“隨時隨地,有求必應”。
目前蘭州企業培訓公司案例庫平臺以飛快的速度增長。這是每個立正干部精英的貢獻,里面充滿智慧、經驗、教訓、問題與挑戰,是立正人的實戰寶典。
工作指引
培訓是為了解決問題。對于共性問題的解決,不能僅僅停留在概念、理念和方案層面,還應推動工作指引,制度、規范的建立和完善。制度完善了,大家就有章可循,少犯錯誤。在蘭州企業培訓公司,我們用“雁過拔毛”的方式將同崗位學員的優秀經驗和做法匯集起來,開發成本崗位的工作指引,即“崗位寶典”。
企業文化沉淀及傳播
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,傳播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。故事可以直達人的潛意識,直接影響和改變心智模式。在這個方面,蘭州企業培訓公司做了三件事:讓學員講出自己的“立正故事”;請有影響力的嘉賓來課堂講“立正故事”,把“立正故事”拍攝成案例片,實現高效傳播。